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和表现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勘验笔录和视听资料。实物证据具有原始性、客观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纪检监察机关在移送案件给司法机关时,通常会附送涉案的赃款、账目清单以及相关的勘验、检查笔录。然而,实物证据作为一种无言的证据,容易被替换和仿冒。因此,司法机关在接收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实物证据时,不能盲目接受,而应在审查后进行转化使用。具体表现在:
1. 形式上,应审查证据的来源和调取程序。判断物证是否为原物,如果原物不宜移动或易损坏,制作的照片、图像或复制物是否能准确反映原物的特征,并且是否附有制作过程说明及二名以上工作人员、见证人和原物持有人的签名。如果符合调取程序要求,可以注明出处后直接使用。如果不符合刑事诉讼法中物证的调取程序,司法机关应重新履行调取程序,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2. 实质上,应审查证据是否与原物保持一致。如果无法确定证据是否为原物或与原物一致,应要求提供实物证据的人进行辨认,必要时可进行司法鉴定。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主要包括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以及鉴定结论。
1. 鉴定结论是由受聘任或指派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缜密研究后所作出的书面意见。鉴定人与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因此鉴定结论相对客观公正。司法机关只需对其进行形式审查,即审查鉴定人是否具备鉴定资格、送鉴材料是否真实充分、鉴定过程是否合乎程序、鉴定依据是否准确。经审查,符合程序要求的鉴定结论可以直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但应注明其来源和出处。
2. 其余的言词证据都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受被调取人的心智、情感、所处环境以及与案件利害关系的影响。因此,无论证据获取程序是否合法,司法机关都应将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前述言词证据作为证据线索重新向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直接询问或讯问,重新制作笔录,不能直接将纪检监察证据作为定案依据。
3. 例外情况:嫌疑人、被害人、证人亲笔书写的自诉材料、证词,只要确认是本人真实意愿并制作核实笔录后,可以直接转化为刑事证据使用。或者前述言词证据提供者在刑事诉讼期间死亡、下落不明无法核实本人真实意愿的,如果有其他证据印证,可以转化为控诉证据使用。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手机关机卡在里面时,警方是否能够对手机号进行定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手机定位的方式,包括GPS定位、WIFI定位和基站定位。同时,根据公安局手机定位的法律规定,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手机进行定位。即使手机关机,仍有可能通过基站定位等方式
异议人针对某保全裁定提出的异议申请。异议人请求法院解除对特定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并阐述了相关事实与理由,包括与第一被异议人的约定以及第二被异议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的情况。异议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异议,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