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

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

时间:2025-01-04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996
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是有特殊情况的,经法院批准,可以不出庭而出具书面证言。那么,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证人未出庭证言的证明力如何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而根据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所述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指的是以下情形:1. 年迈体弱或行动不便,无法出庭;2. 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3.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4. 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无法出庭;5. 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在上述情况下,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通过提交书面证言、视听资料或者利用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此外,根据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证人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未出庭证人证言的效力

如果证人未出庭作证,其证言的效力将会大大降低。一旦存在与该证言相矛盾的其他证据,法院将不会采纳该证言。一般情况下,证人证言具备证据的三种属性,即能力、合法性和相关性,从而具有一定的证明作用。然而,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大小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根据《证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 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态相符。无法表达意志或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证人。未成年人提供的证言必须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相符,否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3. 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如果证言是在法庭上提供,并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那么证人的资格、能力以及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会因经历双方辩论的洗礼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言相对于其他证据来说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其真实性容易受到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尽量排除主观臆断、猜测或评论性语言。对于聋哑人证人,可以采用其他表达方式进行证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人回避制度在证人出庭作证中的适用问题

    中国法律体系中证人回避制度的适用问题。虽然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但与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的证人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同时,文章也介绍了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提供证言、阅读并更正证言笔录、要求法律保护等权利,以及如实作证、回答问题和遵守法庭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刑事案件证人是否必须出庭作证?

    刑事案件中证人是否必须出庭作证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证人并非必须出庭,但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出庭,如书面证言有争议、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以及法院认为有必要。询问证人需遵循一定规则,如内容相关性、禁止诱导、威胁和损害人格尊严等。同时,对于证人

  • 退房是否有资格要求双倍赔偿?

    侮辱诽谤行为的治安处罚标准包括在公共场合公然侮辱诽谤他人、对出庭作证的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侮辱报复、多次发生侮辱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情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以上行为,可以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

  • 哪些可以做行政诉讼补强证据
  • 执法过程中几个人指证算证据
  • 伤者的朋友能作证吗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