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如果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并且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却实施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自诉案件,在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告人在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全部或部分执行义务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关于提讯看守所人犯的限制规定。文章介绍了提讯人员在讯问人犯时必须遵守的证件、人数、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看守所的拒绝提讯义务。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过程,包括侦查人员的人数要求、传唤要求、讯问顺序、讯问时限以及特殊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要求等也进行了详
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对于律师辩护的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被告人有权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并可选择另行委托辩护人。但对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被告人的拒绝需要经过法院审查和判断。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也对此进行了详细规定。
刑事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权在诉讼过程中对自诉人提起反诉,而反诉的规定适用于自诉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6条规定,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
刑事案件要由检查机关提起公诉,由法院来判决。只有极少数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自己提起诉讼,这类案件称为刑事自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