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见犯罪嫌疑人会录音吗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2010年10月19日颁发的【沪公发[ 2010] 360号文】——《关于提讯、会见看守所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 未经批准,严禁办案人员、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这个规定中的“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部分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还违法限制了律师的合法权利,是十分错误的,依法应当取消。
一、从法律、法规的规定上看,《上海会见规定》于法无据。
2012年3月14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条规定“ 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
1990年3月17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已经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被羁押的人犯在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可以与本人委托的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会见、通信”;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三章、第三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 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但事前应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
上述的各种规定中,无论是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法律,还是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行政法规,都没有《上海会见规定》中第三条第一款 “ 未经批准,严禁办案人员、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这样的规定内容。
而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三章、第三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 第三十一条第二款中恰巧有“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但事前应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这样的规定。
因此,《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中的“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部分于法无据。
同时,《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部分还直接违法限制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三章、第三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 第三十一条第二款中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这样的律师执业权利。
二、从司法实践上看,《上海会见规定》是地方执法羁绊。
北京等全国大多数看守所,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都是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如同《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中“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内容。
我国是一个以成文法为主的大陆法系国家,全国应当统一法制,并且统一法治,决不允许像《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中“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这样的内容来作为地方执法羁绊,破坏统一法制和法治。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都是公权力部门,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无明文规定不能为”;律师执业是一种私权利救济,对于私权利来说,“法无明令禁止即可为”。
现在,《上海会见规定》第三条第一款中“严禁律师将手机、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具有通讯、录音、摄影、摄像功能的设备带入讯问、会见室”这样的内容,不仅违反了“法无明文规定不能为” 的公权力行为原则,而且还侵害了律师执业的“法无明令禁止即可为”原则。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