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没有判刑有案底吗

没有判刑有案底吗

时间:2023-09-23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257

案底记录的法律意义

案底记录是指个人过去的犯罪行为记录,主要包括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这些档案一般由公安部门长期保存,根据档案管理规定,最短保存时间为六十年。案底记录在公安、检察和法院都有保存,并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记录要进行封存。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义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充分了解和利用犯罪人员信息,及时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同时,这也有助于保障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

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犯罪人员犯罪记录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有益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犯罪人员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犯罪记录制度。这对司法工作服务大局,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犯罪人员信息管理的措施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以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分别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相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在条件成熟后,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应当录入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侦查期限的计算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案件判决中犯罪嫌疑人供认的重要性,指出定罪是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确认与评判。文章详细阐述了定罪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定罪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罪与非罪界限的两种情形,包括根

  • 案底是什么意思
  • 治安处罚属于前科吗
  • 判三缓四能消除案底吗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