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方认为公诉人不公平怎么办?
被害人可以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诉。
公诉案被害方到底要不要请律师?
一,被害人的代理律师可以为被害人提出控告,协助公诉机关追诉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比如被害人认为公诉机关的量刑请求太轻了,可以由律师向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量刑建议。
二,被害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以由律师参与调解和刑事和解。
三,被害人对于刑事判决不服的,可以委托律师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对于附带民事判决不服的,可以委托律师代为提起上诉。
以上是被害人的代理律师的主要职责,如果被害人有这几个方面的要求的,建议委托律师,否则不必委托律师。
公诉人与被害人方意见有分歧怎么办
公诉人应对分歧意见的方法和技巧对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分歧意见,公诉人应坚持“积极主动、区别对待、灵活机敏、依法依理、说服教育”的原则,处理分歧意见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一是对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陈述的观点与起诉书指控事实不一致的,公诉人要冷静处理,慎重发表意见,尽量避免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生正面冲突。公诉人可以在法庭辩论阶段,用首先发言的机会,以摆事实、列证据的方法,尽量说服被害人。
二是对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认为起诉书指控的罪行偏轻,而提出从重处理意见时,公诉人不必急于发表意见,可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的情况而分别对待。如果辩护人同意公诉机关的指控,对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不正确观点予以辩驳,公诉人可以不再答辩;如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没有针对此问题发表意见,公诉人就应当阐述起诉书认定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三是对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要求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公诉人要区别情况,审时度势,及时表明公诉立场。如果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言之有理,符合案情事实情况,公诉人应发表意见予以支持;但如果提出的从轻理由没有证据可以佐证,与起诉书指控不符,公诉人应当反驳其错误意见,甚至可以提出延期审理,以查清案件背后的内幕,使法律尺度不至于受个人感情的影响而伸缩。
四是对于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公诉人及起诉书评头论足,无端指责,公诉人应不卑不亢,依据事实和法律向法庭亮明观点,赢得旁听群众和法庭的支持。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通常需要出庭,并可以对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同时,公诉人也有权在庭审过程中对被告人进行讯问。在开庭时,审判长会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