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词是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的基础上,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全面揭露和证实的文书。它不仅分析了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对社会的危害,还阐明了为何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公诉词对检察院提起的起诉进行补充和阐发,进一步揭露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44号文件规定,公诉词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根据案件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可以决定哪几项内容需要写,哪几项内容重点写。
公诉词文无定式,内容分为标题和正文。正文又分为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一) 引言
引言部分首先写称呼语,例如一审公诉词中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二审公诉词中的“审判长,审判员”。为了演讲的需要,可以在关键地方或提醒法庭注意的地方插入称呼语。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法庭调查情况的简要概述。
(二) 主体
主体部分是公诉词的核心部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按照前面提到的五个内容进行有侧重点的分析和论述。可以运用议论的方式,分析被告人的犯罪性质、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以及犯罪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进而阐明将被告人交付法庭审判的必要性、合法性和正确性。主体部分可以分专题论述,每个专题都有一个小标题,作为该专题的分论点。可以列举论据,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论证。每个专题都是独立的,但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支持中心论点。公诉词的论证方法可以使用事实论证法、法理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三) 结尾
结尾部分是公诉词的结束语,对公诉意见进行总结,并就如何处罚被告人提出意见和要求。根据审判程序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行文方法:
一审案件的公诉词可以写为:“以上几点意见请法庭结合全案情节,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做出正确的判决。”
二审案件的公诉词可以写为:“以上对被告人xxx的一审判决是否正确,被告人xxx上诉是否有理,阐明了我们的意见,供二审法庭合议中考虑。”
最后注明制作的年月日。
(一) 立场明确,观点明确,有充分的依据。这是拟制公诉词最重要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指控的份量和出庭支持公诉的质量。
(二) 紧抓案件特点,深入揭露犯罪。公诉词要有重点地抓住情节最恶劣、手段最残忍、后果最严重的问题进行论述,能够深刻揭露犯罪,激起公愤,达到预期效果。
(三) 证据分析要全面客观。
(四) 结尾部分提出的对被告人犯罪性质、罪责以及从重、从轻、减轻的结论意见要合情、合理、合法。
(五) 可以引用法律条文进行法理论证,也可以从法律理论上进行论证。
(六) 论辩要灵活,语言通俗易懂。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被害人撤诉并不等同于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在公诉案件中,诉讼权属于国家,被害人没有独立的诉讼权利。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但不能成为免罪的依据。即使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害人也不能直接决定公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公诉案件的决定权属于国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