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承担和处罚有明确规定。具体而言:
根据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根据具体年龄划分:
a) 已满16周岁不满17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
b) 已满17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定为犯罪:
a) 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
a) 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
b) 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属初犯或偶犯。
c) 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关于瘫痪判刑的罪犯是否能申请保外就医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保外就医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同时,也说明了取保候审手续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流程、保证方式等。总之,是否允许瘫痪判刑的罪犯保外就医取决于是否满足相关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
抢夺罪的上诉立案时间及相关程序。上诉立案时间大约需要40多天。抢夺罪特征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实施了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且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或胁迫方法。抢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内容。该罪行主要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包括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他责任人。违反金融秩序,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人员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涉及金额的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罪犯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和罚金。单位犯此罪将被判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