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包括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和人民检察院侦查的案件。在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犯罪嫌疑人即可委托辩护人。这意味着在侦查终结后,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并且辩护人可以开始行使辩护权利。
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侦查终结后,负责侦查的部门应当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负责审查起诉的部门审查决定。从这时起,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辩护人。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利,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知晓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因此,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不仅有立即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还有由人民检察院及时告知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这类案件从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开始,直接进入人民法院的审判阶段。被告人需要为出庭受审做好准备,因此,法律规定自诉人一经起诉,被告人即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为保障被告人获得辩护人的权利,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3日以内,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享有的权利,包括独立辩护权、获得通知权、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权、拒绝辩护权以及阅卷权和会见通信权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法律知识,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行使权力时的原则,审判制度,被告人权利保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的累犯是否适用问题。根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施细则》,对于具有累犯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用速裁程序。此外,细则还规定了其他不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如涉及未成年人、盲人等特殊情况以及案件中存在异议等情形。同时,也规定了符合速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解释,包括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范围、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的规定。详细阐述了审判人员的回避情形、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及辩护人的资格限制等内容。摘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