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再审申请人拒绝接受询问如何处理

再审申请人拒绝接受询问如何处理

时间:2020-05-2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7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作出宣判后,如果当事人认为法法院判决有错误的,是可以申请再审批,申请再审叶申请人有接受询问的责任,那么再审申请人拒绝接受询问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再审申请人拒绝接受询问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再审的申请人拒绝接受询问的,法院可以发传票挽,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询问的,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一十五条 审查再审申请期间,再审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委托鉴定、勘验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审查再审申请期间,再审申请人撤回再审申请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再审申请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询问的,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

人民法院准许撤回再审申请或者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后,再审申请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不予立案,但有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七项、第八项规定情形,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的除外。

行政诉讼案件申请再审技巧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违反法律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

2、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向下级人民法院提取全部案卷材料,自己进行审理;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接到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原审人民法院,应从速进行再审,并将再审结果上报上级人民法院。

3、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违反法律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4、是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5、重新组成合议庭,原合议庭成员不得参加新组成的合议庭。

6、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是一个审级,没有自己的审判程序,再应根据原来审判本案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处理。原来是第一审的,再审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出判决、裁定,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原来是第二审案件的,再审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条,也应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民事公益诉讼在环境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境公益组织在提起诉讼时面临困难,诉讼能力存在不足。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审查中国绿发会提起的公益诉讼再审申请。

  • 再审的条件

    再审的条件,包括再审的主体、客体、决定和期限。再审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客体是确有错误的已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再审决定需由有权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对于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则需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