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普通程序审理规定,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以及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期限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1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但是,如果案件属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或者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1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1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的审判期限为20日。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如需要延长期限,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以下情况不计入刑事案件的审判期限: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期间;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时间;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7日后的时间;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1个月之内的期间。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同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确有错误时,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复议申请适用范围包括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的相关人员。复核申请适用于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刑事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刑事复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提出,而刑事复核必须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