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据规定》第19条规定,普通程序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时间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然而,在简易程序中,适用《简易程序规定》第12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时间限制的限制。
根据《证据规定》第54条第1款规定,普通程序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的10日内提出,并经过法院许可。然而,在简易程序中,不受该规定的限制,即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间内提出申请。
根据《证据规定》,举证期限有两种情况:
1. 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的举证期限。这种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可以是30日,也可以少于30日,或者超过30日。但是,只有在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并经过法院认可,该期限才生效。
2. 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日,如果少于30日,则违法且不生效。在前述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后,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法院可以酌情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或反证的期限,该期限不受“不得少于三十日”的限制。
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受《证据规定》第33条第3款的限制,可以少于30日。如果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且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少于30日,法院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补足不少于30日的举证期限。
根据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不得延长。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虽然该条司法解释旨在严格控制简易程序的审限并解决转换为普通程序时的可操作性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成为法院规避简易程序超期审理的依据和借口。
根据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当事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如果法院认为异议成立或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根据第13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异议后,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异议成立,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异议不成立,应当口头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笔录中。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从法院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此外,根据第26条的规定,审判人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在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各方可以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只有在经过法院审查同意且不属于特定情形的案件,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特定情形包括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发回重审、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因此,即使法院起初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当事人各方可以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且不属于特定情形的案件,经过法院审查同意后,可以转为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当然,法院在转换程序时不能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抚养权变更的宣判时间和法定条件。人民法院审理抚养权变更案件的宣判时间取决于审理程序,普通程序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3个月。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条件包括抚养方无力继续抚养、不尽抚养义务、孩子愿意随另一方生活及其他正当理由。只要符合任一条件,可向法院申请变更抚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当事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文章还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案件适用范围和标的额限制等,涉及离婚案件、债务案件、继承案件等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争取抚养权案件的审理时间及相关延长规定。简易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需经法院院长批准并向上级法院申请。同时,离婚孩子抚养权官司的证据收集也十分重要,包括双方基本条件、父母基本条件、孩子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