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被害人是个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公诉案件,被害人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下,遭受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如果遭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并且这一要求已经被记录在案。在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如果经过公安、检察机关的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赔偿,但被害人仍然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有权受理。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附带民事诉状应当详细写明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对书写诉状有困难,当事人也可以口头起诉。
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随后,应当向原告宣读笔录内容。原告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8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是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妨碍公务罪的相关内容。涉案人员侵犯的是公务单位的活动及管理秩序,而非个人权益,因此被妨碍的公务人员无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同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包括精神损失赔偿,当事人无法就精神层面的伤害请求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赔偿金额视具体案情和受害者损失而定。同时,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反诉的相关条件和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的相关内容。在刑事诉讼阶段,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之人为了实现对被告人的民事法律救济,会进行附带民事授权。被授权者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代理当事人行使相关诉讼权利,以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原告人身份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中被告拒不履行所引发的法律后果。被告若故意隐藏财产,原告可申请调查并请求强制执行;若被告无还款能力,可协商分期赔付;若因失业或经营困难无法履行,法院可能终止审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向法院申请追究拒执罪的程序。人民法院在作出有法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