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被害人是个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公诉案件,被害人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下,遭受损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起诉机关提起。如果遭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并且这一要求已经被记录在案。在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如果经过公安、检察机关的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赔偿,但被害人仍然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有权受理。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附带民事诉状应当详细写明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对书写诉状有困难,当事人也可以口头起诉。
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随后,应当向原告宣读笔录内容。原告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8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是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委托律师的相关事项。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受害人有权委托律师并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协商服务费问题。如果是自诉案件,受害人可以选择律师进行辩护,但在公诉案件中,由于起诉人为检察机关,受害人无需委托律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会留档案的问题。在中国,被判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会留下案底,即犯罪记录。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调解是处理此类案件的方式之一,以自愿合法为前提,达成调解后具有法律约束力。
刑事附带民事撤诉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判决前,当事人可以申请撤诉,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决定是否批准。原告需明确撤诉带来的法律后果,即撤诉后不能随时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最新赔偿范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