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任何公民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附带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原告人。
对于单位遭受物质损失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般认为,刑事诉讼法第77条中规定的“被害人”,作为犯罪侵害的对象,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因为自然人和单位都是可能受到犯罪侵害的权利主体。在侵害人身权利为对象的犯罪中,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但在像盗窃、贪污、抢劫、故意放火等犯罪活动中,被害人显然应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近亲属是与死者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通常享有继承被害人财产的权利。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而应获得的赔偿,理应视为被害人遗产的范围。因此,由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具备事实根据。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利益的维护者,有责任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当被害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尤其如此。在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人民检察院既是公诉机关,又是附带民事原告人,享有附带民事原告人的诉讼权利。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检察机关作为附带民事原告人无权与被告人就经济赔偿通过调解达成协议或自行和解。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人家属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若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也可提起公诉并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