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害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被害人有权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提是他们确实遭受了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
被害人已经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提是他们因犯罪行为遭受了物质损失。《解释》合理地规定了近亲属的范围。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已故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作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并享有原告人的诉讼地位。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解释》第85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是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了损失,并且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于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而不包括其他财产和人身权利。当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应当由受损失的单位先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有在受损失的单位知情后仍然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检察院才有权代表国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附带民事争议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检察院并无实际的利害关系。事实上,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者,代表国家行使权利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利益,而不是独立享有原告人的地位。
总之,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被害人、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人民检察院。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案件参与人无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大家注意。
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问题。文中介绍了关于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诉讼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及相关争议。同时,也提到了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被害人需要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注意事项。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利与弊。其优势在于被告人会积极赔偿以获取受害人谅解,影响量刑;法院不征收诉讼费用,减轻受害人负担。然而,其不足在于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涉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执行期限问题,执行难度取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可通过向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和标准,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赔偿金额视具体案情和受害者损失而定。同时,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反诉的相关条件和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的相关内容。在刑事诉讼阶段,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之人为了实现对被告人的民事法律救济,会进行附带民事授权。被授权者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代理当事人行使相关诉讼权利,以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原告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