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留案底的封存制度是怎样的
时间:2024-02-2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些尚未成年,甚至稚气未脱的低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其中不仅受到刑罚,还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前途,那么未成年犯罪留案底的封存制度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未成年犯罪留案底的封存制度详解
1. 未成年犯罪记录的封存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当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时,其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具体而言,检察院应在收到法院生效判决后,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此外,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也应对相关记录进行封存。
2. 封存犯罪记录的保密原则
一旦犯罪记录被封存,除司法机关因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确保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3. 解除封存的情形
如果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在之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发现其有漏罪的情况,且这些漏罪与封存记录中的罪行构成数罪并罚的情形,那么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进行解除封存。
总结
未成年犯罪留案底的封存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社会复兴的目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在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免除刑事处罚时,其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封存后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因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若封存记录中发现漏罪并构成数罪并罚情形,应对犯罪记录进行解除封存。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平衡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保密需求与社会公众的安全关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刑事案件轻重程度的判断标准,涉及具体影响和受害者损失等考量因素。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已制定相关规定,对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行明确区分。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关系。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犯罪人既要承担刑
-
案底是什么意思
-
未成年因抢劫未遂留下的案底能消除吗
-
治安处罚属于前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