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辩护要点是什么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辩护要点是什么

时间:2023-10-1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490
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有些企业会进行隐瞒,因为担心主管部门对自己的处罚或是罚款,所以会不向上级部门报告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对于安全事故情况撒谎了等。那么,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辩护要点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

一、主体的认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并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工作人员。

二、对于“安全管理规定”的理解

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包括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和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在实践中被职工公认为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三、与生产作业无关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本罪

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前提是,工作人员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与生产作业无关的其他行为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以其他罪名进行处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体是指人身和财产。

二、客观方面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包括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和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被职工公认为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三、结果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根据相关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结果表现为致人死亡1人以上、致人重伤3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或情节严重导致生产、工作受到重大损害。

四、主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过失是指工作人员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导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追诉期和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犯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使用该规定处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负有报告职责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a、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加重伤三人以上或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b、决定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逃匿、伪造和破坏事故现场、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转移和藏匿受伤人员、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资料和证据等行为;c、其他严重情节。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条件包括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2、积极组织、参与事故抢救的从轻处罚

根据相关解释,危害矿山生产安全构成犯罪的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参与事故抢救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矿山生产经营的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矿山生产经营,构成本解释涉及的有关犯罪的,将作为从重情节依法处罚。通过以上对重大责任事故罪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认定要件、追诉期和刑事责任的解释,可以明确刑事法律对于这些行为的规定和处理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刑事案件轻重程度的判断标准,涉及具体影响和受害者损失等考量因素。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已制定相关规定,对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行明确区分。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关系。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犯罪人既要承担刑

  • 重大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能否判缓刑
  • 偷拆房屋造成20万元财产损失应判刑多少年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辩护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