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网络诈骗判决书内容有哪些

网络诈骗判决书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495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来进行诈骗。网络诈骗就是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条例是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当法院审理诈骗案件结束后会发布网络诈骗判决书,那么网络诈骗判决书内容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网络诈骗判决书内容有哪些

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者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等,现羁押处所)。

辩护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人民检察院以×检×诉[20××]××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者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人民检察院指控……(概述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的意见)。

被告人×××辩称……(概述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供述、辩解、自行辩护的意见和有关证据)。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概述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有关证据)。

经审理查明,……(首先写明经庭审查明的事实,其次写明经举证、质证定案的证据及其来源,最后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认证)。

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论证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什么罪,是否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对于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予以采纳,并阐明理由)。根据《刑法》××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1)定罪判刑的,表述为:

(一)被告人×××犯××罪,判处……(写明主刑、附加刑)。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即自20××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被告人×××……(写明决定追缴、退赔或者发还被害人、没收财物的名称、种类和数额)。

(2)定罪免刑的,表述为:

被告人×××犯××罪,免予刑事处罚(如有追缴、退赔或者没收财物的,续写第2项)。

(3)宣告无罪的,表述为:

被告人×××无罪。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1份,副本×份。

审判长×××

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或代理审判员)×××

审判员×××

××年×月×日(院印)

书记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网络犯罪种类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

  •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 支付宝商家签了承诺函再被投诉诈骗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