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刑事诉讼程序构成的阶段是什么

刑事诉讼程序构成的阶段是什么

时间:2023-09-24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572
刑事诉讼程序的构成阶段

刑事诉讼程序的五个阶段

刑事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旨在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并确保双方在平等对抗的基础上维护中立地位。

1. 立案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人的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的过程。通过审查,判明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决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立案后的案件可以交付侦查或审判。

2. 侦查

侦查是特定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的一系列调查工作和强制性措施,旨在收集、查明和证实犯罪事实,并缉获犯罪人。侦查是为了获取足够的证据,以便在后续的审判阶段进行有效的辩护和裁决。

3. 起诉

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为公诉和自诉两种形式。公诉是指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犯罪行为提起诉讼,而自诉是指犯罪受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对犯罪行为提起诉讼。起诉的目的是将犯罪嫌疑人送上审判的法庭,以便对其进行公正的裁决。

4. 审判

审判是指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过程。在审判阶段,法院将根据双方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进行权威的法律解释和裁决,以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判决结果。

5. 执行

执行是刑事执行机关根据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执行的目的是确保判决和裁定的有效实施,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官判缓刑所需的批准程序

    法官判缓刑所需的批准程序。合议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审理刑事案件后,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评议,并分别作出有罪、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在缓刑判决时,最终判决由合议庭做出。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开庭程序

    刑事诉讼法的开庭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环节。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强调了开庭程序在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以及保障被告人权益的必要性。

  • 恶意透支信用卡法院刑事判决书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诈骗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彭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起诉,涉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张信用卡,欠款金额较大。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彭某某的父亲替其偿还了所有欠款和费用。法院根据证据和案情,对彭某某进行了判决。

  •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

    开庭后判决书未下是否可办理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患有严重疾病等,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同时,也明确了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和申请主体也有明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一、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及追诉标准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