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步骤

时间:2025-01-2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578
【刑事诉讼管辖】刑事诉讼的程序

刑事诉讼的定义和分类

刑事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使其在中立的裁判方面得到公正对待。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刑事诉讼可以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个部分。刑事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刑事诉讼的五个阶段

1. 立案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人的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决定是否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 侦查

侦查是指特定的司法机关为了收集、查明和证实犯罪事实,以及抓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相关强制措施。

3. 起诉

起诉分为两种形式,即公诉和自诉。公诉是指检察机关根据侦查机关提供的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要求对被告人进行审判。自诉是指被害人或者其他合法权益人根据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被告人进行审判。

4. 审判

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依法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 执行

执行是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履行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 仲裁回避决定的主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