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规定,被告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根据案卷资料显示,被告人在2013年3月16日投案自首,并在2013年4月19日还款一万元,这表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较小,犯罪行为较轻。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应该得到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待遇。
在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自愿认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的规定,法院在量刑时应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被告人的自愿认罪态度应该得到法院的肯定,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被告人的诈骗金额为58682.63元,虽然超过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起点,但是相对于其他犯罪分子,被告人的透支金额并不大。如果将这些金额平均分配到5个银行,每家银行也仅仅逾万。因此,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
此外,被告人所使用的透支金额全部用于生活消费,而非其他非法用途。相对于那些将透支资金用于非法活动的犯罪分子而言,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也较小。
被告人在办理信用卡时,前期还款非常及时,没有不良记录。被告人办卡的动机是为了生活方便,并没有刻意破坏国家金融秩序或侵犯他人财产。被告人的逾期还款是由一系列变故导致的,而非为了发家致富而进行诈骗。因此,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应该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被告人在归案前表现良好,是初犯、偶犯,没有前科。被告人在归案前没有不良嗜好和不良记录,更没有犯罪前科。这次犯罪是因为被告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后果而导致的,属于初次犯罪和偶然犯罪。因此,被告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主观恶性与惯犯有明显区别,应该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
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被告人在归案后,主动做了详细的供述,认罪态度好,坦白交待了所有的犯罪事实。被告人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清案件事实,并表示愿意赔偿。这表明被告人有真诚的悔罪表现,与那些拒不认罪、负隅顽抗的被告人相比,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要小得多。
发卡银行在信用卡办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漏洞,这是本案发生的重要诱因。发卡银行为了追求利益,存在审核不严等漏洞。发卡银行在审核发放信用卡时,仅凭受害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简单的信息核准发卡,没有进行充分的身份信息和收入审查。这是发卡银行本身存在的重大过错。作为发卡银行,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刑法来防范风险,而应该从制度上完善信用卡的办理,以防止类似犯罪的发生。
综上所述,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以教育为主,提高被告人的法律意识,以惩罚为辅,给予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因此,辩护人恳请法院酌情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如何开具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包括无违法违纪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应用。无违法违纪证明用于证明个人在居住地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无犯罪记录证明则适用于特定情形,如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吸收新党员政审等。文章还规定了不列入证明范围的情形,如征兵政审、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