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犯罪嫌疑人会见
2. 了解涉嫌罪名和案件情况
3.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4. 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5. 代理申诉和控告
1.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相关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
2. 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3. 调查和收集案件相关证据材料
4. 向检察机关提出辩护意见、代理意见或申诉意见
5. 向人民检察院反映意见
1.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相关材料
2. 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3. 调查和收集证据
4. 出庭准备
5. 参加法庭审理,发表辩护意见
6. 休庭后的工作
1. 了解研究一审判决情况
2. 协助被告人或代其书写上诉状
3. 阅卷、摘抄、复制案件相关材料
4. 与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5. 发现收集新的证据
6. 出庭准备
7. 参加法庭调查
8. 参加法庭辩论
9. 如果二审案件不开庭,向法院提交新的证据和书面代理意见
1. 代理自诉案件自诉人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
2. 代理受害人举报、控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1. 担任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2. 担任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1. 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复核法律意见
1. 申诉案件立案
2. 申诉再审案件的辩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下列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 律师
2. 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但正在被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33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
1. 被宣告缓刑且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 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5. 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6. 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7.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但如果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监护人,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根据《律师法》第13条规定,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律师在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不得执业。该法第36条规定,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在离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后两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的规定,包括管辖、辩护与代理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中明确了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贪污贿赂案件中的管辖范围及协作方式,同时规定了辩护人的资格限制、辩护律师的权利及义务、法律援助的程序等。对于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并设置了申诉控告机
我国法律规定下,任何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都享有自行辩护和聘请律师为其辩护的权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自行聘请律师,若被羁押,其近亲属等也可代为聘请律师。此外,律师在辩护中享有独立辩护权、阅卷权、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等权利,同时也有提出意见、参加法庭
犯罪嫌疑人的亲属能否担任辩护律师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亲属可以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辩护人,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的人等。律师在履行职责时有权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被剥夺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郑某殴打王某致重伤案的法律问题,探讨了关于人民检察院为郑某指定辩护律师的正确性、检察人员告知郑某有权委托辩护人的缺陷、辩护律师的权益、人民法院未给辩护律师发送起诉书副本的问题、律师拒绝辩护的权限以及张律师在判决后的做法是否正确等问题。文章基于《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