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诉讼中止 >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吗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吗

时间:2024-05-0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283
如果要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的请求权,是需要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提起的,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是需要及时主张的,并且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发生中止或者中断的法律效果。那么,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吗?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一、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概述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导致当事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导致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被暂时停止。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权利人未行使其权利所导致的事实,使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并需要重新计算时效期间的制度。

二、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异同

(一)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相同之处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因为特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阻碍了诉讼时效的完成,使诉讼时效期间无法继续计算。

(二)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不同之处

首先,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同。诉讼时效中断是由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引起的,包括权利人主张、义务人同意履行、提起诉讼或仲裁。而诉讼时效中止是由当事人意志无法控制的原因引起的,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

其次,它们发生的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断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内发生,而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发生,或者虽然发生在六个月前,但持续到最后六个月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法定事由发生在最后六个月内,当法定事由消除后,剩余的时效期间不足六个月,通常认为应该补足六个月。

最后,它们的法律效果不同。诉讼时效中断是使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从中断发生时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而中止只是暂停时效期间的计算,在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中断和诉讼时效中止在发生的事由、时间和法律效果上都有所不同,它们是两种独立的时效制度,不应混淆使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过了怎么办?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问题。当申请执行期限超过两年时,判决书虽有效但失去强制执行力。诉讼时效能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而中止,中止期间不计入总时效。此外,提起仲裁、申请支付令等行动可视为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为保护其民事权利向有关组织或机关报案、控

  • 诉讼时效的定义和作用

    诉讼时效的定义和作用,其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争议。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二年,但也有特殊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情况也被详细解释。中止是指在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而中断则是指因提起诉讼等原因导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了解这些内容

  • 庭前调解的效力和执行

    庭前调解的效力和执行问题。庭前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和解后需记录在笔录中并签名盖章。一方不履行协议时,另一方可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恢复执行原判决书。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时效计算可适用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规定。

  • 如何证明诉讼时效中断

    如何证明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及证据提供。当事人可通过提起诉讼、提出要求或请求以及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行为中断诉讼时效。为证时效中断,可提供书面材料、承诺证明、证人证言、电话录音和短信记录等作为证据。若证据不足,可结合诉讼中止情形进一步证明。确保当事人合法

  • 合同过期是否可以起诉?
  • 撤销权之诉的提起时间
  • 拖欠工资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