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调解范围
时间:2024-02-0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造成的影响会比民事案件更加严重,当事人双方的纠纷也会比较大,所以在刑事案件发生之后,为了能够调解彼此之间的矛盾而需要先进行调解。那么,刑事案件调解范围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刑事案件调解的范围及条件
一、刑事案件调解的条件
根据案件条件,刑事案件调解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 部分法定刑在三年以上的案件,例如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以及法律规定可以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
- 犯罪情节恶劣、严重侵犯国家和公共利益的重大案件、累犯及应当数罪并罚的案件不适用和解,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根据适用对象,刑事案件调解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 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中的过失犯、初犯、偶犯。
- 对于事出有因或被害人有明显过错,而犯罪嫌疑人系一时激愤而犯罪的案件,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和特殊性。在可能的情况下,适用和解程序对案件的处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刑事和解的条件
刑事和解的条件如下:
- 犯罪嫌疑人是自然人,并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 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属实质一罪,并有明确的被害人。
- 案件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
- 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对基本事实没有异议。
- 法定刑为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三、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
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包括以下情况:
- 故意毁坏财物案、破坏生产经营案和轻伤害案。
- 妨害通讯自由案。
-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为入户盗窃的除外)。
- 因合法债务、经济纠纷非法拘禁他人,没有殴打、侮辱等情节的。
- 交通肇事案(有醉酒或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而驾驶机动车、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而驾驶、严重超载、交通肇事逃逸、故意伪造或破坏事故现场、曾因交通肇事被判过刑、斑马线上致行人死亡并负事故全责及其他严重违章致人死亡等情节的除外)。
- 因生活无着而初次盗窃、诈骗的案件。
- 初犯、偶犯、在校学生、未成年人、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以及亲友、邻里、同学、同事等纠纷引发的,属于自诉范围的案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包括是非分明、自愿守信、公平合理和规范合法四个原则。在刑事和解中,必须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体现加害人的轻罚或非刑罚化方式处理的平等性,同时遵循法律程序规范进行。
-
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
刑事案件的和解程序及适用条件
刑事案件的和解程序及适用条件,明确了犯罪性质、公私案件和恶意行为的限制范围。和解程序需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审查,确保真实性和自愿性。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从宽处罚,但不放纵犯罪行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关系,推动社会和谐
-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包括双方自愿和解情况、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及赔偿情况、被害人谅解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区别,自诉案件代理人享有更多诉讼权利,包括申请回避、和解撤诉和上诉等。
-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刑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