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的管辖有什么规定
时间:2023-11-02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的管辖是怎样规定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的范围作了明确的分工。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及管辖权规定
一、行政诉讼的要求
公民要提起行政诉讼,应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交申诉书(诉状)。申诉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 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个人信息;
- 被告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职务、地址、电话、邮编等信息;
- 所指控的根据,包括事实错误、法律错误、程序形式缺陷、越权、滥用权力等;
- 诉讼请求,包括撤销或变更决定、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提交完申诉书后,公民应确定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行政案件的管辖权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对第一审行政案件的管辖范围有明确的分工:
- 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 对确认发明专利权、海关处理的案件,以及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应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级人民法院还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一般行政案件应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此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地域管辖规定:
-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若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则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也可以管辖;
-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若有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
×××人民检察院
一份刑事起诉状的格式和内容,涉及被告人、辩护人、公安局等的基本信息以及公诉事实等,经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被告人触犯了刑法,依法提起公诉。主要内容涉及对案件侦查的总结和对被告人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
如何维权: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
自由选择制度
-
被告人张XX私分国有资产罪一案审查起诉
-
行政诉讼判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