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 > 刑事判决书(一审自诉、反诉并案审理用)范本

刑事判决书(一审自诉、反诉并案审理用)范本

时间:2024-10-2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642
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刑初字第号自诉人(被反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委托代理人(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被告人(反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人民法院()刑初字第号自诉人(被反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刑事判决书(一审自诉、反诉并案审理用)范本

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刑初字第号

自诉人(被反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委托代理人(辩护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

被告人(反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辩护人(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和职务)。

自诉人以被告人犯罪向本院提起控诉;本院受理后,被告人又以自诉人犯罪提起反诉,经审查能够成立。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由员独任审判),对本案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自诉人(被反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辩护人)、被告人(反诉人)及其辩护人(委托代理人)、证人等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案件概述

自诉人控告和请求的基本内容。

被告人的辩护意见和反诉要点以及被反诉人的答辩。

双方争执的主要问题。

二、事实查明

根据法院认定的事实、情节及其证据,对于互诉、互辩中关于事实方面的争执,通过对主要证据的分析,澄清是非,说明本判决认定的事实的正确性。

三、法律分析

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情节和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或被反诉人一方,或者他们双方分别构成何种犯罪,应否从宽或从严处理。对于互诉、互辩中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和理由,应当有分析地表示采纳或者予以批驳。

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四、判决结果

分三种情况:

第一、被告人构成犯罪,被反诉人无罪的,表述为:

  1. 被告人犯罪,(写明判处内容);
  2. 被反诉人无罪。

第二、被告人无罪,被反诉人构成犯罪的,表述为:

  1. 被告人无罪;
  2. 被反诉人犯罪,(写明判处内容)。

第三、双方都构成犯罪的,表述为:

  1. 被告人犯罪,(写明判处内容);
  2. 被反诉人犯罪,(写明判处内容)。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书面上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年 月 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审理过程、事实查明、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等部分。详细阐述了公诉机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辩护人的信息,以及审理过程、事实查明、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等内容。判决结果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况和赔偿情况分为四

  • 潘某交通肇事案二审刑事判决书:司法决定终审结果

      息县人民法院审理息县人民检察院指控的原审被告人潘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09年12月3日作出息刑初字第197号刑事判决。经交警部门认定,潘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一审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认为被告人潘某违反道路安全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且

  • 刑事上诉状请求减轻处罚

    上诉人因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3年8月27日收到广东省某某市某某区人民法院佛南法刑初字第1698号刑事判决书,现。因不服该判决书提出上诉。一审判决对上诉人量刑过重,依法应对上诉人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综上所述,上诉人认为:一审判决量刑过重,上诉人请求上级法院充

  • 维持原判二审刑事判决书范本

    原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原审被告人(原审经过上诉的括注“原审上诉人”。(此处写明对原判的上诉、抗诉和本院二审作出的裁定或判决及其年月日和字号。维持原判是上级法院依照法定程序经过审理,认为上一审法院的判决正确,而予以维护的诉讼活动。

  • 人民法院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正文部分包括什么
  • 行贿案件判决书怎么写
  • 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常用引用法律条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