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决书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决书

时间:2024-01-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741

汪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判决书

一、案件基本情况

被告人汪某某,男,1983年3月30日出生于重庆市,汉族,初中文化,原系眉山市新华纸业印务有限公司自贡分公司负责人,家住重庆市永川区。2015年9月21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自贡市公安局汇东新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6日被依法逮捕。现押于自贡市看守所。

二、公诉机关指控

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汪某某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伙同眉山市新华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某某(在逃),以眉山市新华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更新设备需要资金为由,以每月支付2%—3%的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彭某某、林某某等82人存款共2,271,700元,期间支付借款利息202,340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汪某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百七十六条之规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三、辩护人意见

被告人汪某某及其辩护人对指控无异议,认罪态度良好。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汪某某是受刘某某指使、安排下实施的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同时,被告人汪某某案发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初犯、偶犯,可酌情从轻处罚,建议法庭对其适用缓刑。

四、审理查明的事实

经审理查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被告人汪某某接受眉山市新华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某(在逃)的安排来到该公司自贡分公司工作并任负责人。被告人汪某某在担任负责人期间,以眉山市新华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更新设备需要资金为由,以每月支付2%—3%的高额利息作为回报,非法吸收彭某某、林某某等82名不特定公众存款。被告人汪某某在吸收公众存款过程中,将大部分资金转入刘某某个人账户,其余资金用于分公司经营支出。经鉴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资金确认为2,271,700元,归还本金0元,支付借款利息金额为202,340元。82名被害人实际共损失2,069,360元。

五、法院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汪某某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人汪某某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公诉机关指控成立。

六、判决结果

根据上述事实和法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汪某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0元。

二、被告人汪某某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共计2,069,360元退赔给82名被害人。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十日内向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钱某的起诉状或法院的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

    一起关于钱某起诉赵家兄弟的具体案件,包括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判决书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等部分,详细陈述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若调解无效,法院应继续审理并根据案件情况作出判决。

  • 宣判后多久收到判决书?

    宣判后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一审、二审及不同案件类型而异。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判决生效后的探监程序,包括探监时间条件和家

  • 刑事判决书如何辨别真伪

    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和要点。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标题、编号和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情况,需要详细说明被告人的身份背景。同时,还探讨了案件的审理情况,包括案件的由来、审判组织和到庭情况等。通过详细阐述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辨别刑事判决书的真伪。

  • 民事裁定书的生效时间

    民事、行政和刑事裁定书的生效时间。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满后的第十六天生效,行政和刑事一审判决书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十五天未上诉则生效。二审判决书因实行二审终审制度,在送达时即生效。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案件上诉期间的计算方式,如遇法定假日则延期计算。

  • 河南省嵩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 发现漏罪刑事判决书的撰写方式
  • 河南省嵩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