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起诉主体的不同,刑事案件可以分为公诉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大部分刑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侦察部门、海关缉私部门、检察院反贪部门和军队保卫部门行使侦查权,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法院行使审判权。
然而,根据刑法规定,有一小部分刑事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这意味着国家将这类案件的起诉权赋予公民个人,由公民自行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侮辱、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但造成严重后果的除外)等。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以被害人名义)行使起诉权,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同样需要控方提供证据。法院受理刑事自诉案件后,依法行使审判权。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公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提起公诉是侦查和审判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或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需要提起公诉或作不起诉处理的,应一律送交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审查起诉部门审查决定。通过对案件的全面审查,不仅可以有效地实行侦查监督,而且只有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工作,体现了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确保了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一工作不仅能够准确、及时地打击和惩罚犯罪,还可以防止无辜者和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者被交付审判。因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工作在正确处理案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的内容,包括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会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则会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此外,文章还涉及程序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判断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证据不足或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司法实践中需注意,第三类案件成为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