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这类案件包括以下具体情形:
根据第246条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侮辱、诽谤案除外。
根据刑法第257条第1款规定。
根据刑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
根据刑法第270条规定。
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实、情节较为轻微,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较轻刑罚的案件。在这类案件中,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被害人在这类案件中承担举证责任,自诉能否成立取决于被害人是否有证据或证据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没有证据,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被害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支持其起诉主张,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自诉。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根据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通常被称为轻伤案。
根据刑法第245条规定。
根据刑法第252条规定。
根据刑法第258条规定。
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
根据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根据刑法分则第3章第7节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属于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规定的案件。对于这八项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如果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如果认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根据司法解释,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是指已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也就是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等书面决定。
相对于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自诉案件主要涉及侵犯公民个人权益方面的犯罪,例如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名誉权、婚姻自主权等。
自诉案件多数性质不太严重,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国家将追诉犯罪的权利交给被害人等自己行使,不但不会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还能节省司法资源,使国家侦查机关和提起公诉的机关集中力量打击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更合理地分配司法资源。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承担诉讼。自诉案件一般有明确的被告,案情比较清楚,情节相对简单,无需专门的取证手段和侦查措施。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能力自行提起诉讼和支持诉讼。如果案情复杂,需要专门的侦查手段,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没有能力查清案情或收集证据、提供证据,不适宜作为刑事自诉案件。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我们了解了我国哪些刑事案件可以提起自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在受害人拥有证据或公安机关决定追究的情况下,受害人可提起自诉。相关法律参考包括侮辱、诽谤案等八项案件,被害人可直接起诉。对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刑罚判定,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来确
刑事自诉案件的提起及审理程序。自诉案件的提起需符合案件范围、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管辖规定并提交书面起诉状及相关证据。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与公诉案件有所不同,包括开庭审判、共同侵害人处理、被害人参与及被告人反诉等特殊情况的规定,以保障自诉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刑事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特点包括直接起诉、调解和撤诉、反诉权以及上诉和申诉。审理程序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确保被答辩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私了”指的是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自诉人撤回自诉。被告人应分析自诉状中的指控事实,认真悔罪,赔礼道歉并赔偿,争取自诉人撤回自诉。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私了”有明确法律支持。当自诉人不同意时,被告人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