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件是一种刑事案件,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不需要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告诉才处理是指某些刑事案件,必须先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控告,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根据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宣判前,对于前两类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也可以自行和解,第三类案件不能调解,但可以和解。这三类案件都可以撤回起诉,由法院审查。被告人还可以向自诉人提起反诉。
自诉案件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自诉案件的起诉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情况下,自诉以书面形式,即应制作并呈递刑事自诉状。但如果自诉人确实无法书写自诉状,可以口头告诉,由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签名或盖章。
自诉状或告诉笔录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基本信息;二是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三是具体的诉讼请求;四是致送给人民法院的名称和具体时间;五是证人的基本信息和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如果被告人有三人以上,自诉人在告诉时需按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
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后的第二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代为告诉的人。对于已经立案的自诉案件,经审查缺乏罪证的情况下,如果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法院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起诉。但如果自诉人提出新的足以证明被告有罪的证据并再次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受理。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在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均有错误时,应一并改判。在第二审中,若附带民事部分生效但民事部分有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若刑事部分有错,应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审理。对于第二审自诉案件,可调解或自行和解,必要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