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属于以下三类案件的,如果被害人按照该条第3项的规定起诉,还必须符合该法第86条和第145条的规定,并提供有关部门不立案、不起诉或维持不起诉决定等相关材料。
被害人提起的案件必须属于本法院的管辖范围之内。
被害人必须已经告诉了相关部门或机构,表达了对犯罪行为的指控。
被害人提起的案件必须明确指明被告人的身份,具备具体的诉讼请求,并且能够提供能够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必须没有超过法定追诉期间。例如,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行为,最高刑罚为3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即故意伤害案(轻伤)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
根据《刑法》第87条第1项的规定,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经过5年后,司法机关将不再追诉。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即使提起刑事伤害自诉,也没有法律依据。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的内容,包括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会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则会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此外,文章还涉及程序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判断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证据不足或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司法实践中需注意,第三类案件成为自诉
“不告不理”是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条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对自诉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宣判前,对于前两类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也可以自行和解,第三类不能调解,但是可以和解,三类案件都
刑事自诉,根据《刑事诉讼法》112条规定,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分公诉和自诉两种。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