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被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自诉。如果被害人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告诉,或者被限制行为能力,或因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那么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是由自诉人的起诉引起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介入。因此,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必须明确指出被告人,并提出具体的起诉请求,包括指明控诉的罪名以及要求法院追究被告人何种刑事责任。如果无法提出明确的被告人或被告人下落不明,自诉案件将无法成立。若自诉附带民事诉讼,还需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确定的具体自诉案件。
提起刑事自诉的被害人必须提供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地区管辖的规定,自诉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自诉案件中,自诉人、被告人一方或双方是在我国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其住所地是在我国港、澳、台的,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港、澳、台同胞告诉的,应出示港、澳、台居民身份证、回乡证或其他能证明身份的证明。
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根据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予立案,并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不服,可申请复议。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将不起诉的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若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被害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自诉案件代理词的撰写要求。自诉案件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刑事自诉状,如自诉人无法书写,可口头告诉法院并由法院记录。代理人需出庭保障自诉人权益。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被告人吴某和李某的重婚罪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包括破坏家庭和睦、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产生社会不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在发现刑事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均有错误时,应一并改判。在第二审中,若附带民事部分生效但民事部分有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若刑事部分有错,应指令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审理。对于第二审自诉案件,可调解或自行和解,必要
自诉案件的受理程序。人民法院在收到自诉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立案并通知自诉人。对于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法院应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自诉人无法提供证据,法院应说服其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文章还涉及共同侵害人、反诉的条件等相关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