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盗伐林木罪怎样写取保候审申请书
取保候审申请书
申请人:XX律师事务所张XX律师。
通讯地址:朝阳区XX饭店B座1612
电话:139*********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方XX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
犯罪嫌疑人方XX 因涉嫌盗伐林木罪一案,于2012年3月18日经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现羁押于昌平区看守所。
我受方XX委托担任方XX辩护人。
查方XX已经被羁押8个月又12天,已经超过法定的羁押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4条、第95条的规定,特为其提出申请取保候审,
请予批准。
此致
昌平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签名)
律师事务所(章)
xx年xx月xx日
二、盗伐林木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72条的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盗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二)盗伐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此外,根据该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 “盗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
(一)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盗伐林木罪既侵犯国家、集体或他人林木所有权,也侵犯国家对林木采伐的管理制度,直接侵犯两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属于复杂客体;而滥伐林木罪主要侵犯国家对林木采伐的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直接只侵犯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属于简单客体。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犯罪对象不同。盗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既可以是普通树木,也可以是珍贵树木;而滥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往往是普通树木,珍贵树木一般不能成为该罪的的犯罪对象。
其二,犯罪方式不同。盗伐林木罪的犯罪者往往采用秘密方式,在林木所有者或管理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将林木非法占为己有,具有秘密性;而滥伐林木罪的犯罪者往往本身就是林木所有者或管理者,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需要作任何掩饰,可以公然地非法采伐林木,具有公开性。
其三,构成犯罪的数量要求不同。盗伐林木罪中所称的“数量较大”的起点是指2至5立方米或幼树100至200株;而滥伐林木罪中所称的“数量较大”的起点是指10至20立方米或幼树500至1000 株。
3、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盗伐林木罪只能出于直接故意,即行为主观上希望通过实施盗伐林木行为,积极地追求发生占有国家、集体或他人林木的犯罪结果,而且还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为目的是确定盗伐林木罪的必备条件;而滥伐林木罪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不是构成该罪的必备要件。
被告人邵某被指控犯包庇罪的辩护意见。辩护词指出,缺乏事实根据和充分证据,指控罪名不成立。邵某并未参与商量顶罪的事,也未给钱物用以逃避法律制裁,她的行为不符合包庇罪的相关规定。请求法庭查清事实,对邵某作出无罪判决。
重大责任事故罪中被告人王XX的辩护意见及相关法律规定。辩护人提出,王XX具有自首情节、积极组织抢救、主观恶性较小、家庭困难、初犯偶犯及悔罪表现明显,请求法庭从轻处罚。辩护人认为对王XX判处六个月至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适用缓刑是合理且必要的。
胡珍对邻居李山家的权益侵害行为。胡珍侵占了共同通行的胡同通道,影响了李山家的通行权,并在日常生活中对李山一家采取恶劣行为。最近一次冲突中,胡珍引发打斗,导致李山女儿和妻子受伤。尽管李山试图阻止胡珍的不法侵害,但由于胡珍的强势和误解,事态进一步升级。
打架致人重伤后能否办理取保候审的问题。取决于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办理的。同时,律师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关系证明、律师执业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