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分为普通刑事责任年龄和特殊刑事责任年龄。
普通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如下: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时,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不负刑事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即应受到刑事处罚。
特殊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如下: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刑事犯罪的人,刑事责任年龄从已满十四周岁开始计算。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以周岁为限,即从过了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例如,某人生于1989年1月25日,那么他的十四周岁应从2003年1月26日开始计算。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意味着将刑罚定在法定刑的下限;减轻处罚意味着将刑罚定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例如,如果应判处五年以上的刑罚,实际判处的刑罚将在五年以下。
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果犯罪行为不予刑事处罚,将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对其进行管教。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对其进行收容教养。必要的情况指的是家庭无人对其进行管教、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无法履行管教职责,或者在群众、基层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收容教养的情况下,政府出于社会保护的角度可以进行收容教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中指出:“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并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法律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采取了特殊的规定和原则,例如“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同时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犯罪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划分。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的犯罪行为,应带领孩子主动自首,收集并保留有利证据,以及立功赎罪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
17岁聚众斗殴的法律处理方式。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拘留并罚款;情节较重的构成犯罪,依照刑法聚众斗殴罪处罚,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或以上的有期徒刑。刑事责任年龄为满十六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