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我们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对办理诈骗刑事案件中的数额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以上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从严惩处:
如果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以上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并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如果近亲属谅解,一般可以不按犯罪处理。如果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对于诈骗未遂的情况,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如果实施以上行为的数量达到以上规定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如果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的情况,并且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应根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达到相同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应视为共同犯罪。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应当发还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可以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如果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如果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不予追缴。
对于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情况,以本解释为准。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8年6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8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确理解和适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现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对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若干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改判后仍判决在法定刑以下处以刑罚的,仍需按照《刑事诉讼法解释》规定的程序逐级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在法定刑之下判处刑罚的案件,予以核准的,作出核准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