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关于挪用公款案应用法律的解释

关于挪用公款案应用法律的解释

时间:2024-01-0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541
关于挪用公款案应用法律的解释

关于挪用公款犯罪的法律解释

第一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如果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二条: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对于挪用公款罪,应该区分三种不同情况进行认定:1.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挪用的公款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应当追缴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且在案发前全部归还,可以酌情从轻处罚。2.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如果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情节轻微,可以免除处罚。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3.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如果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第三条:挪用公款数额的标准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起点为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如果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且情节严重。其他情形下,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数额标准,参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

第四条:多次挪用公款的认定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应当累计计算挪用公款的数额。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的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

第五条: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认定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被认定为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第六条: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处罚

如果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将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挪用公款与贿赂犯罪的处罚

如果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将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也将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八条:共犯的处罚

如果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将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村委会成员是否滥用职权的主体?

    村委会成员在特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法律地位,指出其在协助政府从事特定工作时被视为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村委会成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但关于村委会成员是否应被视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法学界存在争议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

  •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
  • 挪用公款罪的适用范围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