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等级 > 其它医疗事故等级知识 > 发生医疗事故是医生责任还是医院责任

发生医疗事故是医生责任还是医院责任

时间:2023-11-2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742

医疗事故责任归属:医生还是医院?

医生的责任

医生在医疗事故中履行职务行为,应该追究医院的责任。然而,如果确实是医生个人的过错导致事故发生,医院可以采取内部追责措施。

医疗机构的责任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时,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会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严重情节的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医疗机构停业整顿,并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情节不足以构成刑事处罚,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医务人员的处罚

对于涉及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除了前述的处罚措施外,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暂停其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对于情节严重的医务人员,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受到损害,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不适宜向患者说明,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6条规定,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意见时,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医疗机构的违反诊疗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7条规定,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履行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的过错推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8条规定,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患者受损害的,可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如果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输入不合格的血液导致患者受损害,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如果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后,医疗机构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以及责任程度分级。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规和规范,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包括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和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的中度残疾和器官组织

  •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详解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填写申请表格和选择向医学会共同申请鉴定。调解和受理决定等流程之后,进行尸检程序,然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申请移交给市医学会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按照规定处理赔偿问题。当事

  •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等级的划分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等级的详细划分。从一级到三级医疗事故分别阐述了不同等级造成的伤残程度和功能损失情况,同时列举了一些特定情形下的伤残鉴定等级及具体表现。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从死亡、器官缺失到轻微功能障碍均有涵盖。

  • 发生医疗事故医生会面临什么处罚

    发生医疗事故时医生面临的处罚、处理方式以及医院应如何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医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甚至被暂停执业活动或吊销执业证书。发生医疗事故时,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双方协商或诉讼解决。医院应当按规定报告医疗事故并采取措施避免损害扩大。

  • 医生误诊怎么赔偿
  •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 发生医疗事故发生该怎么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