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启动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需注意什么问题
时间:2024-02-25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中如果发生了医疗事故而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且协商一致的,可以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等级的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赔偿数额等等。那么如何启动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需注意什么问题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启动
一、卫生行政部门或医调委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启动时,卫生行政部门或医调委会收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的申请。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将委托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工作。
二、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如果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将共同委托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工作。
三、公检法机关在办理医案件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公检法机关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处理医案件时,公检法机关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将委托医学会负责组织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的注意事项
医院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医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针对患方的质疑,提交详细的书面答辩意见,作出有力的辩驳。
为了使答辩意见更具说服力,医院应邀请所涉科室的主任召集经治医生和法律顾问共同讨论答辩意见。对于涉及多科室的病例,应召集相关科室的主任组织经治医生和法律顾问进行讨论。医院应认真对待患方的每一点质疑,并提供需要在鉴定中回避的医院名单,以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二、提供记载内容完整、科学准确的病历资料。
在过去的鉴定中,经常出现病历资料不全、病历记载混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医院在病历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收集整理齐全的检验报告单,医师们应在需要鉴定时找齐这些报告单,并在平常的医疗工作中引起足够的注意。
- 对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填写的病程记录等,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一定要进行审核修改,防止因病程记录描述不准确导致患方对医疗行为提出质疑甚至陷入诉讼的情况发生。
- 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纪录进行修改时,不能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取出原来的字迹,以防受到伪造、篡改病历的指责,甚至涂改部分不被采纳的结果出现。
- 入院志要详细,对病人入院前的症状作详细描述,以预防患方指责医院加重对其损害。
- 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一定要有患方同意并签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包括:有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和治疗;由于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危笃,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和危险的检查和治疗;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收费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检查和治疗。手术同意书应尽可能全面记载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告知患方的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乡镇卫生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及赔偿标准。首先建议进行调解,包括医患沟通和第三方调解。如调解不成功,则进行司法鉴定,根据结果走法律程序。法律诉讼流程包括向医疗机构投诉、申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等步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陪护费。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鉴定涉及专家选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需回避某些情形,如当事人身份及利害关系等。书面陈述意见需向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描述及相关细节。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缴纳费用、提交材料、专家选择等步骤。专家讨论后出具医鉴结
-
调整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文章还介绍了二元制处理机制的问题,包括混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针对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提出了根据条例规定采取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
-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和计算标准。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争议,如协商无果,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等。患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确认为医疗事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
-
行政强制措施扣押期限的规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