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

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

时间:2023-10-28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81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医疗事故的纠纷发生,这就牵涉到了医疗事故的鉴定问题。医疗事故鉴定由什么机构负责?鉴定的机构有哪些?想必这是很多发生医疗事故的人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出资料,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解决你的困惑。

医疗事故鉴定的责任机构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0-21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在某些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下,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技术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的机构

第一级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具体来说,如果医疗纠纷发生在市辖区,那么市区的医学会将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如果医疗事故发生在不设区的市或县,当地的市、县卫生局的医学会将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工作。鉴定结果将出具相应的鉴定书,例如xx市xx区医疗事故鉴定书或xx市、xx县医疗事故鉴定书。

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

如果对初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当事人可以在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级医学会将负责再次组织鉴定工作。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与市县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相同,鉴定机构通常设在省会、直辖市卫生局或医学会。鉴定结果将被称为xx省(自治区)医疗事故鉴定书。

第三级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这是我国的第三级医疗事故鉴定。不过,与前两级鉴定程序不同,中华医学会只接受不服市县级和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申请,即前两级鉴定已经完成。此外,中华医学会只接受病历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案件。符合“重大、复杂、疑难”的标准并不容易,因此,中华医学会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案件数量非常有限。

一般普通的医疗纠纷案件很少能够进入中华医学会的鉴定范围。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中华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不应抱有太多幻想。根据医疗纠纷法律实践,中华医学会基本上不会接受地方上、全国各地的案件。因此,希望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当事人应将精力集中在市县和省级两级医疗事故鉴定上,对于中华医学会的希望则不太现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及组成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及组成。鉴定组由专家构成,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双方当事人有权要求专家回避。鉴定程序包括通知医疗机构、患者及鉴定专家参会,推选组长,学习法律法规,分别陈述事实并接受提问和检查,专家组讨论后形成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对结论有异议的,

  •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的法律框架

    医疗卫生管理涉及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等方面的内容。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包括医疗事故鉴定依据的法律框架和涉及医疗卫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医疗质

  • 医疗机构邀请外部医务人员诊疗造成损害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邀请外部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时,因受邀医务人员造成患者损害的法律责任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院误诊漏诊的鉴定及医疗事故的界定,以及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包括医疗意外、医用产品损害、疾病的自然转归、非医疗意外及患方不配合治疗等。

  • 再次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责任问题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和期限
  • 行政强制措施扣押期限的规定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