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一)双方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先由患方陈述,然后是医疗机构陈述;
(二)专家鉴定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提问,当事人必须如实回答。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双方当事人离场;
(四)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和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经过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医疗事故鉴定的回避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专家鉴定组成员自行回避:
专家鉴定组成员自行回避是指成员认为自己存在回避情形之一时,应主动要求回避。这是专家鉴定组成员的重要义务。
另一种是当事人申请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认为专家鉴定组成员存在回避情形之一时,可以向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这是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重要权利。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回避申请。
在诉讼案件中,需要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医疗事故的等级进行鉴定。这一鉴定由鉴定组或鉴定委员会负责。
专家鉴定组成员在以下情况下应当回避,同时当事人也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
(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
根据以上详细介绍,我们可以得知医疗事故鉴定是可以申请回避的。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再鉴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条例》,当事人有权利申请再次鉴定,期限是收到鉴定结论后的15天内。再次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首次鉴定存在缺陷,否则法院不应随意委托。为确保争议及时解决,鉴定周期必须严格限定。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