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
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情况。
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具体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可以参考《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根据该标准,医疗事故的等级与伤残等级是对应的。
为了科学划分医疗事故的等级,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争议,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了本标准。
在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专家鉴定组、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都应当按照本标准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本标准列举了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根据本标准,医疗事故的等级与伤残等级是对应的。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医学会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根据规定,如果现在申请鉴定,医学会应在受理后60日内提供鉴定书。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