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限制为7个工作日至30个工作日。
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非诉讼案件鉴定的受托根据其行业规定进行。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以下决定:
鉴定机构受理案件后,应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同一鉴定事项应由两名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时,应对委托人请求的事项进行审查。如果不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条规定的情形,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退回委托书。
补充鉴定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原鉴定人进行,也可以指派其他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进行。补充鉴定文书是原鉴定文书的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补充鉴定的情形包括:
对于重新鉴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应要求委托人提供与原鉴定材料相同的材料。重新鉴定仍由原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的,不能由原鉴定人承办重新鉴定的事项。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
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并需要进行复核鉴定的,其他资质较高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复核鉴定。复核鉴定除需提交鉴定材料外,还应提交原司法鉴定文书。
司法鉴定人完成社会专业司法鉴定工作后,应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社会专业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应符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的要求。司法鉴定文书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托人,两份由司法鉴定机构存档。
司法鉴定人应按照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的要求按时出庭。司法鉴定人出庭时,应出示《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依法实事求是地对鉴定结论的依据进行说明,并回答与鉴定相关的问题。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及程序。鉴定非强制,可在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或法院委托下进行。鉴定流程包括双方陈述、提问和医学检查、讨论和形成鉴定结论等步骤。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如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和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内容。专家鉴定组成员可主动要求回避,当事人也可向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鉴定书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材料、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医疗行为是否违法、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