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时间:2023-10-30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是个很严重的事故,侵害了患者的权益。发生医疗事故后就应该有人承担责任,那么在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方面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现在就让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来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条件
行为的违法性
首要且重要的条件是行为的违法性。在医疗事故中,违法行为可以是主动的违法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违法或违规行为。
有损害事实存在
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但如果没有损害事实,就不构成民事责任,更不涉及损害赔偿问题。在医疗行为中,损害事实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对公民的人身权利造成侵害的结果。这种侵害不仅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权、身体权的侵害,还包括对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侵害。因此,医疗损害不仅包括患者身体利益的损失,还包括财产的损失(如医疗费、护工费等)和精神的损失。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民事侵权法理论,只有行为与后果有联系,才应承担责任。在医疗事故中,因果关系指的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医疗损害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医疗违法行为是医疗损害发生的原因,而医疗损害则是医疗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确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判断医疗过失行为是否是医疗损害结果的原因,而确定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确定医疗过失违法行为是否成为应对该损害后果负责的原因范围。因此,前者确定责任的成立,后者确定责任的范围。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在医疗事故中,构成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主观过错仅指医疗机构和其医务人员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换句话说,只有在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但出于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下,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的医疗行为,并导致对患者的损害事实发生,才构成医疗事故并应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
-
医疗过错参与度主次责任的评定方法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的赔偿义务是一种替代责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在认定医方过失时,需要考虑医疗的紧急性与医疗尝试对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程序
-
从《民法通则》来分析医疗损害属于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