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 >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

时间:2024-10-1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437
在现实生活中医疗事故是经常发生的,有很多医疗事故是医生造成的。我国刑法还有一个罪是非法行医罪。那么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案例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客观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医疗管理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行为。而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主体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

主观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对行为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时,可以是过失或间接故意。而医疗事故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行为,只能是过失。

案例简述

王先生的5岁儿子小国因咳嗽不止,由妻子杜某领着到于某的诊所就诊。于某在杜某告知小国有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的情况下,违反诊疗常规和操作程序,对使用的头孢曲松钠未进行皮试,并将不应为儿童使用的头孢曲松钠、利马韦林、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于同一注射器内,为小国进行肌肉注射。又在其出现腹痛、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时抢救不当,导致小国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之后,王某的妻子杜某因丧子之痛而引发精神疾病。

事件结果

于某被警方以涉嫌医疗事故刑拘,后该案被移送至区人民检察院。同年5月,王某向法院递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要求依法追究于某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并赔偿自己各项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经过一审和重审,区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法院认为,被告人于某在明知自己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的情况下,故意超越职权和能力范围从事儿科诊疗活动,并造成1人死亡的后果,其主观上的过错表现为故意而非过失,其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而非医疗事故罪。

上述案件中,于某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非法行医罪而非医疗事故罪。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非法行医罪

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的情节严重包括以下情况:

  1.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2. 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 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什么是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