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 >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

时间:2024-10-16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437
在现实生活中医疗事故是经常发生的,有很多医疗事故是医生造成的。我国刑法还有一个罪是非法行医罪。那么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的不同之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案例为各位读者进行解答。

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客观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医疗管理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行为。而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主体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

主观方面的区别

非法行医罪对行为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后果时,可以是过失或间接故意。而医疗事故罪对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行为,只能是过失。

案例简述

王先生的5岁儿子小国因咳嗽不止,由妻子杜某领着到于某的诊所就诊。于某在杜某告知小国有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的情况下,违反诊疗常规和操作程序,对使用的头孢曲松钠未进行皮试,并将不应为儿童使用的头孢曲松钠、利马韦林、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于同一注射器内,为小国进行肌肉注射。又在其出现腹痛、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时抢救不当,导致小国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之后,王某的妻子杜某因丧子之痛而引发精神疾病。

事件结果

于某被警方以涉嫌医疗事故刑拘,后该案被移送至区人民检察院。同年5月,王某向法院递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要求依法追究于某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并赔偿自己各项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经过一审和重审,区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法院认为,被告人于某在明知自己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的情况下,故意超越职权和能力范围从事儿科诊疗活动,并造成1人死亡的后果,其主观上的过错表现为故意而非过失,其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而非医疗事故罪。

上述案件中,于某的行为被法院认定为非法行医罪而非医疗事故罪。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是非法行医罪

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的情节严重包括以下情况:

  1.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2. 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 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什么是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问题。伤医事件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区分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特别注意与医疗技术事故、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医疗意外事故以及一般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处理伤医事件时,需根据具

  •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认定医疗事故罪应注意划清的界限。包括与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技术事故、重大责任事故罪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正确划清这些界限对于减少医疗事故、化解矛盾、维护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医疗事故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问题。文章指出,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其立案材料来源多样。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医疗事故刑事案件立案难的问题,原因在于相关法规不完善以及行政处理与司法诉讼衔接不规范。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完善诉讼机制,法院应享有是否进行

  • 法院判决:医生因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构成医疗事故罪

    遵义县医院放射科医生王-谦因收受红包出具虚假报告,导致一名受伤女孩小莉因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而死亡。此案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法院判决认为王-谦的行为违反了医院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均表示不服,将提起上诉。

  •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
  • 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及适用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