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患者应注意掌握的自身权利:
病历在医疗纠纷中扮演了其他证据无法替代的角色,在医疗事故鉴定和医疗纠纷诉讼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患者有权复制病历,并且医疗单位有义务配合。
目前,在提起医疗赔偿纠纷诉讼时,并不需要以医疗事故鉴定为前提。患方的举证责任主要集中在损害后果(如伤残等级、死亡等)和医疗关系(如病历、医疗费单据等)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对于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诉讼中,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诉讼证据的一种,必须经过质证,并且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质询,才能作为有效证据和确定医疗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
特别是对于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支持患方关于死亡补偿费的赔偿请求。
孕妇房女士在医院挂点滴时因医院护士失误被错误地注入了含有孕妇禁用药物的点滴输液袋的事件。医院承认错误并告知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建议房女士慎重考虑是否继续怀孕。医院表示会尽力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的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协商前提包括医患双方愿意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合法协商需满足患方和医疗机构主体合法、自愿协议且不违背法律等条件。无效的协商协议包括主体不合法、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或协议内容违法等。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协议包括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行政处理、医疗机构的处罚、医务人员的处罚以及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内容。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理措施。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解决方式。针对医患纠纷中的医疗事故和一般纠纷,文章提出了及时处理的必要性。在举证责任方面,文章强调了医方需要承担证明责任,并指出关键证据的封存与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患者尸体保护和调解申请方面的事项也进行了说明。在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