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其它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5-07-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8914

一、医疗过错行为的诊疗阶段违规行为

在诊疗阶段,常见的医方违规行为包括:

  1. 未详细询问病史及必要检查就得出诊断的
  2. 未对检验提示的异常情况作病因鉴别检查就得出诊断的
  3. 患者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未予留院观察的
  4. 对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未按规定请示上级医生或未及时安排院内院外会诊的,或会诊未及时进行的
  5. 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规范、常规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的
  6. 用药不当,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使用说明书或临床用药原则;滥用抗生素;违规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
  7. 麻醉不当,如麻醉前对病情评估不足影响手术效果的;麻醉前、麻醉期间用药不当的;麻醉方式选择不当的;麻醉苏醒期治疗、护理不当的
  8. 手术不当,如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时机掌握不当,手术违反相应手术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置不当等
  9. 术后治疗、护理不当
  10. 使用实验性药物或诊疗方法,没有依法充分说明风险、履行告知义务的
  11. 病危患者的急救不符合急救原则的

二、病历记载中院方常见的违规行为

在病历记载中,常见的院方违规行为包括:

  1. 病历不完整,存在隐匿或销毁可能的
  2. 病历存在伪造、篡改可能的
  3. 重要病历记载与事实不符的,或记载内容相互矛盾的
  4. 告知内容没有书面记录的
  5. 非经治医生、护士书写或无签名的
  6. 影像资料记载的姓名、摄像时间与患者实际情况不一致的
  7. 病理送检申请单、病理切片、检验报告互相矛盾的

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常见的违规行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

  1. 医疗机构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超范围执业的
  2. 医务人员不具备相关资质的
  3. 对急诊患者、病危患者存在拒绝诊治或延误诊治的
  4. 对病情需要转院的患者拒绝转院,或转院不符合规范的
  5. 存在过度检查的
  6. 存在不当的使用药物或医疗器械的
  7. 侵犯患者隐私权、名誉权、知情同意权并导致患者损害的行为
  8. 院方存在医疗管理上的缺陷,例如各科室协调障碍导致延误诊治等

如何确定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

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程度是指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中,医疗过错行为所占比重(医疗过失参与度)。根据责任程度的不同,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可以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医疗过失行为的参与度是确定损害赔偿责任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如果鉴定结论认定医方负完全责任,法院会判决医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如果鉴定认定医方负主要责任,法院会判决医方承担70%以上的赔偿责任;如果鉴定认定医方负次要责任,法院会判决医方承担30%以上的赔偿责任;如果鉴定认定医方负轻微责任,法院会判决医方承担30%以下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生不负责任的法律责任

    医生不负责任的各种情形及其法律责任。医生的不负责任行为包括擅离职守、拒绝救治危急患者、未经批准开展试验性医疗等。特殊医疗损害如医疗产品及输血损害、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损害等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患者可向卫生主管部门投诉。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护伤、医疗治病和

  • 误诊产生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

    医疗误诊导致的纠纷赔偿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医院需对医疗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和人身损害相关的费用。误诊属于医疗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医疗过错的衡量标准是医生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最新资讯表明,《民法典》扩大了赔

  • 饲养动物咬伤他人的法律责任及处理方式

    饲养动物咬伤他人的法律责任及处理方式,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但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害可减轻或免责。同时,被狗咬伤后需注意寻求专业医疗治疗和正确处理狂犬疫苗。

  •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医院漏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医疗过错包括漏诊,只有当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损害后果,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时,才构成医疗事故。若漏诊未造成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经过医学会组织的鉴定。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过错造成的损害,患者可根据相关司法

  • 医疗过错行为的法律责任
  •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 高空抛物受伤谁应对此负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