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医疗机构的行为侵害了患者的人身健康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患者可以首先尝试协商解决医疗纠纷,这种方式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患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调解,这种方式可以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解决纠纷,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
在行政调解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需进行调查,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于复杂的纠纷需提交医疗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患者在选择行政调解时需注意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履行职责,避免耽误处理时间或超越职能,若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应及时结束行政调解,采取司法诉讼。
司法诉讼是当权益受到侵犯时采取的最后手段。医疗纠纷的诉讼需注意以下问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当事人委托鉴定时需支付费用,如确认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支付,否则由当事人支付。鉴定费用根据参与鉴定的医学专家人数和鉴定级别而定。重新鉴定时不得再次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为市级鉴定费用2200元或低于此金额,省级鉴定费用则高于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和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内容。专家鉴定组成员可主动要求回避,当事人也可向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鉴定书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材料、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医疗行为是否违法、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和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或申请后,应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受理有明确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按不同情况支付。医学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首次鉴定由市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