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方当事人在医疗事故争议中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鉴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 医、患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分别填写鉴定委托书并签字。
b. 医方代理人应出示本人身份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法人代表身份证和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原件供查验,并同时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提供经法人代表签字的代理人身份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法人代表身份证的复印件和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的原件供存档。
c. 患方和/或其代理人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出示患者的身份证或其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证明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及授权委托书的原件、或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及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其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书以供查验,并同时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提供患者身份证、授权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和相关证明书的原件以供存档。
当卫生行政部门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书面移交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司法机关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司法机关直接移交。
当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双方应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当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应预先缴纳鉴定费。
当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司法部门委托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费由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支付。
根据鉴定结果,鉴定费的分配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或由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裁决。
鉴定费由医学会财务部门按照物价部门的定价规定收取,并出具收据。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通过书面通知(邮政信函或送达签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a、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
b、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
c、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
d、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e、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
f、不交或不交齐鉴定费的;
g、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医疗机构需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专家鉴定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做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医学会将依据法定的受理条件决定是否受理医疗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事故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民事诉讼。纠纷处理程序包括向科室主任反映问题,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进一步申请鉴定或提起诉讼等步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医疗纠纷的多种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个途径。和解需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注意遵循法律法规;调解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结果需双方自愿接受;诉讼前可鉴定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和案由选择有规定,已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仍可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和程序。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报告或申请后,应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的鉴定受理有明确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将不予受理。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按不同情况支付。医学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首次鉴定由市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