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初,程某的妻子丁女士在淮阴区某乡镇的一家卫生院待产。经历了一系列医疗过程后,孩子出生后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被诊断患有脑瘫。夫妻俩怀疑这与医院的医疗行为有关,因此他们决定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经过四年的努力,他们最终成功获得了医院的赔偿。
丁女士在预产期后来到淮阴区一家镇中心卫生院待产,医生告知她等到肚子阵痛再来医院。然而,当她肚子疼痛厉害时,医院只留下一名值班医生。尽管丁女士表示她的肚子很疼,值班医生却认为还早,让她等待。直到其他医生上班后才发现她的情况不对,才进行手术。孩子出生后全身青紫,且出现全身抽搐和眼睛向上翻的症状,最终被送往市区的医院接受治疗。
孩子10个月大时,夫妻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孩子可能因出生时宫内窘迫导致缺氧而患有脑瘫。他们前往上海寻求医治,并得到了脑瘫的确诊。随后,他们联系到孩子出生的卫生院,但是卫生院表示孩子出生时一切正常。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夫妻俩无法直接起诉卫生院,因此他们求助于一家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代理当事人依法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并委托淮安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然而,被告方不积极配合,导致案件拖延。
最终,在今年8月底,淮安市医学会组织了鉴定,确认该案构成一级医疗事故,且诊疗行为参与度为50%。随后,程某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进行了调解。最终,在11月初,卫生院一次性赔偿了125000元。
(注:本文中的人物为化名)
一起医疗事故起诉状,控告人XX因妻子张XX在XX区卫生院发生医疗责任事故而死亡,要求追究被告人YY的刑事责任并赔偿相关费用。事故中,YY作为医院院长玩忽职守,未采纳医护人员建议,未采取及时措施抢救产妇,导致张XX死亡。文章按照起诉状的格式和要求详细描
三个不同的医疗事故调解协议书范本。这些协议涉及患者与医院之间的纠纷,包括患者的死亡、医疗纠纷以及医疗问题引发的争议。协议中,医院对患者家属进行一次性赔偿,双方约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提出要求或反悔,否则违约方需承担后果。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一般为
7月23日18时患者左足不能活动,感觉消失,疼痛剧烈,左下肢有浓烈腥臭味,且有气泡产生,予伤口拆线引流,见伤口内肌肉组织坏死,予双氨水及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医院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沈-玉得在城阳医院治疗共花医疗费3847.94元。2005年7月24日,沈-玉得因左膝部
病人女,25岁,因支气管扩张咳血住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住院的三个多月,在治疗咳血的过程中发生重症脑梗塞,并在住院期间感染重病丙肝,使多种脏器受损,造成呼吸与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经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医疗技术事故。病人家属起诉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