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 对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援助产妇死亡的案例分析

对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援助产妇死亡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4-02-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847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援助产妇死亡医疗事故

为确保病历作为医疗事故证据的法律效力,应及时打印并完善病历

为了确保病历作为医疗事故证据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在看完病后应立即打印病历,并确保病历上有当事医生的签名和医院的盖章。这样可以增加病历的可信度和证据力。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援助申请材料

申请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除填写申请表外,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
  2. 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3. 与本案有关且能证明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的证据材料。
  4. 已经立案的案件,应提交受理案件通知书,并附上起诉书或答辩状等。
  5. 患者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最后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医疗事故赔偿所需提供的相关证明

如果患者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提出赔偿时需要提供以下费用的相关证明:

  1. 医疗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提供住院和门诊的病历、医疗费用凭证、补充营养以及需要继续治疗的医院证明。
  2. 误工费:提供患者因医疗事故减少收入的证明。
  3. 陪护费:提供在住院期间确需人护理的医院证明。
  4. 残疾生活补助费:提供构成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
  5. 残疾用具费:提供医疗机构证实因残疾需要配置残疾用具,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的证明。
  6. 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用补助标准计算。
  7. 被扶养人生活费:需提供与申请人关系的相关证明以及被抚养、赡养人员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村民委员会证明。
  8. 交通费:提供乘坐交通工具的票据。
  9. 住宿费:提供住宿的票据。
  10. 精神损害抚慰金:提供患者的死亡证明或构成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

参加处理医疗事故的患者近亲属计算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的人数不超过2人,计算标准按上述规定计算。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计算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的人数不超过2人,计算标准按上述规定计算。

其他申请材料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限和程序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十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应予以受理。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决定后五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鉴定机构,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七日内将申请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如果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就当终止处理。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事故民事争议的处理方法

发生医疗事故民事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1. 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当事人自愿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应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且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2. 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并且当事人与医疗机构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调解应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赔偿数额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
  3.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不经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当事人如果在非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造成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范围。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寻求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医疗事故导致刘某伤残案件分析
  • 永安医患调解的几种方式
  • 儿童急性脑水肿医疗事故案例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