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病历作为医疗事故证据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在看完病后应立即打印病历,并确保病历上有当事医生的签名和医院的盖章。这样可以增加病历的可信度和证据力。
申请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除填写申请表外,还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如果患者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提出赔偿时需要提供以下费用的相关证明:
参加处理医疗事故的患者近亲属计算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的人数不超过2人,计算标准按上述规定计算。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计算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的人数不超过2人,计算标准按上述规定计算。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十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应予以受理。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决定后五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鉴定机构,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七日内将申请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如果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就当终止处理。
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民事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提示:当事人如果在非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造成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范围。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寻求赔偿。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